因为伊芙琳对女儿抱有极高的期望,所以她一直在逼迫着女儿在数学方面钻研,希望她能解出世界难题。备受母亲控制和压迫的黛安终于不胜其扰,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选择了自杀。
尽管,她在自杀之前解出了母亲希望她可以解决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完全证明,并且成功写出了论文。但是,黛安作为对母亲的反抗,选择让自己的弟弟在母亲死后再发表这篇论文。
虽然自己的女儿已经去世,但是伊芙琳仍然没有吸取教训,而是把对于女儿的梦想延续到了自己的外孙女身上。外孙女玛丽和她的母亲一样,有极高的数学天赋,所以她的外婆逼着他继续钻研数学。
可是,一直呆在数学世界里的玛丽还是一个小孩子,她也有和小朋友玩耍的需求,无情的数学训练,只会磨灭一个孩子的天性。
2)剖析舅舅的行为和想法
玛丽的舅舅弗兰克是伊夫林的儿子,也是黛安的弟弟。他和姐姐一样,从小遭到母亲对于他们的控制。
在姐姐去世之后,弗兰克担负起了照顾外甥女的责任,他不想让外甥女玛丽重走她母亲的老路,所以一直在和伊芙琳的逼迫式学习做斗争。
弗兰克觉得:有时候与生俱来的天赋,对于小孩子来说反而是一种负担,所以不如去试着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一个自由自在的世界里,无忧无虑成长。于是,弗兰克决定不让外甥女去上大学,反而要把她放在小朋友该有的成长轨迹里去成长。
弗兰克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外甥女玛丽的天性,但是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控制欲。他看似是在反抗母亲对于玛丽的控制,实际上他的做法也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玛丽。只是从一种控制转向另外一种形式而已,从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二、舅舅力抗外婆,也是种“控制欲”
外婆和舅舅的行为,看似是两个方面,但其实他们的行为都是一种控制欲的表现。其中,舅舅弗兰克的做法更有迷惑性,他表面上是为了让马丽能够作为一个小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才去为小玛丽争取权益。实际上,它只是把小玛丽作为一个对抗母亲控制权的一个工具。
因为母亲对于他和姐姐的控制由来已久,他们当时没有能力为自己去反抗,而现在母亲对于别人的压迫又施加到了外孙女身上,作为舅舅,自然就有理由去帮助孤儿玛丽去反抗压迫了。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舅舅弗兰克对于玛丽的关心是出自于真心的。自从小玛丽的母亲去世之后,舅舅弗兰克对于小马,你的关心是有目共睹的。
三、家长如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好“要求”和“控制”的关系
1)真正地尊重孩子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认识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他们觉得孩子还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身体也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孩子的一切都依赖于父母的照顾。
因此,很多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的一个附属,总觉得自己可以随意指挥孩子的人生。可是,家长朋友们不要忘了,孩子虽小,但是他们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如果家长想要平衡好“要求”和“控制”,首先就要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2)适当地管教孩子
小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如果没有园丁的修整,这棵小树苗可能就会长歪了。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一个逐步丰富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肯定缺少不了家长和老师的教育。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必须给予适当的纠正,才能让孩子重新回到正轨。因此,家长朋友们,对于孩子的适当管教是十分必要的。
3)活出自己精彩人生
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有高期许,可父母自身却平平庸庸。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的家长可能会反驳说,父母希望孩子过得好,难道是一种错误吗?这个说法没有错,但是如果把自己当年没有完成的梦想,强迫孩子去完成,就是不对的。
家长虽然为人父母,身上承担了很多责任,但是你们也要坚信,自己还是可以活出精彩人生的。如果自己有什么未竟的梦想,大可以自己放手去做,最终实现梦想。这样既可以完成自己的心愿,也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PS: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和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